一、閥門維修規(guī)程

1  閥門檢維修流程

閥門維修主要包含維修前檢查準備、維修委托、閥門移交、閥門解體、零部件檢查修復、試壓、交付等步驟。

二、閥門維修技術措施

1  檢維修準備

1.1  技術準備

1.1.1  根據檢維修的內容,收集相關的技術資料及廣西石化的相關管理規(guī)定,編寫《閥門檢維修規(guī)程》、《閥門檢維修通用作業(yè)指導書》、《閥門檢修專用作業(yè)指導書》等相關技術管理文件。

1.1.2  相關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認真閱讀閥門技術文件和相關的技術規(guī)范,明確檢維修范圍、技術要求、各項技術指標。      

1.1.3  填寫閥門檢修作業(yè)技術交底單和安全交底單,同時向檢維修人員進行交底。

1.2  施工人員準備

1.2.1  所有施工人員均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,并體檢合格,取得上崗證,特殊工種人員均已取得特種工證。

1.2.2  閥門檢修作業(yè)人員根據閥門檢修的需要、實際工程量及施工進度進行調配。常規(guī)人員配備已滿足日常閥門檢維護的需要,裝置大修時根據需要調配充足的作業(yè)人員,以滿足檢維修的需要。

1.2.3  日常檢維護人員配置

序號

作業(yè)人員工種

數量

 

序號

作業(yè)人員工種

數量

1

班組長

3

5

起重工

3

2

技術員

3

6

橋吊操作工

2

3

閥門試驗員

10

7

焊工

3

4

閥門檢修工

20

8

電儀及其它人員

20

2  閥門一般性檢查

2.1  對送修閥門進行認真檢查,包括閥門外觀、手輪、銘牌、法蘭面、閥桿、閥體銹蝕程度、螺栓銹蝕程度等。并進行登記

2.2  將閥門外部清理干凈,進行外部檢查,根據痕跡判斷是否有外漏和裂紋,并查閱運行記錄。

2.3  把閥門開關一次,松緊是否一致,判斷閥桿是否彎曲、卡澀,置閥門于開啟位置。

3  閥門解體檢查

3.1  拆檢步驟

3.1.1  用手輪將閥門搖開幾圈,松開盤根壓蓋鉸接螺栓,將填料壓蓋壓板松活。松盤根壓蓋螺母時要用專用標準扳手。

3.1.2  對于電動閥門取下電傳動裝置。傳動頭取下后應水平放好,防止蝸輪箱內齒輪油漏入電動機里。

3.1.3  拆卸閥門框架。

a) 對于螺栓連接的截止閥,展平止動墊松開框架固定螺釘。

b) 對于絲扣連接的閥門,應用鋸或剔的方法將框架與門體的焊點除去。剔或鋸時一定注意不要損壞門體和框架連接螺紋。

c) 將框架逆時針方向旋轉,同時將上部閥桿沿開啟方向旋轉,使其帶動下閥桿一起提升,將框架連同上下閥桿一起取下。框架取下后,應將閥體密封好,防止掉入雜物。

3.1.4  將密封填料清理干凈,從閥桿取下填料壓蓋和壓板,填料座圈進行清理打磨。測量、壓蓋、座圈、門桿、填料室各部尺寸,是否符合要求。

3.2  解體檢查內容及要求

3.2.1  解體后,檢查閥桿的彎曲和磨損腐蝕情況,閥桿與填料接觸的部位應光滑平直,閥桿腐蝕和磨損深度不應超過0.1毫米,閥桿彎曲不得超過0.1毫米,否則應更換新桿,但材質應與原材質相同。

3.2.2  檢查閥體與閥蓋有無裂紋、砂眼,一般高壓閥門對于應力集中的部位著重檢查,如有裂紋或缺陷應更換或補焊處理。

3.2.3  檢查閥瓣(閥盤)與閥座間的密封面或閥線擦傷、沖刷和磨損情況,如麻點或凹坑的深度在0.5毫米以內用研磨的方法處理,如超過0.5毫米應車削或堆焊后車削再作研磨處理。

3.2.4  閥桿螺紋、閥桿螺母、連接螺栓等認真清理,并仔細檢查有無損壞,配合是否良好,高壓閥門螺栓還應做金相檢查和長度檢查,不合格的應處理。

4  閥門修理

4.1  閥座、閥瓣密封面的修理

4.1.1  閘板閥座密封面,應用專用的研磨工具進行研磨。

4.1.2  閥瓣可用手工或研磨機具進行研磨,如表面有較深麻坑,溝槽,可用車床或磨床進行加工,找平后進行拋光。

4.1.3  粗研:利用一準備好的研磨頭或研磨座,分別對閥芯和閥座密封面進行研磨,研去麻點和較深的劃痕。即可采用機械研磨。是否決定粗研可根據密封面損壞程度。

4.1.4  中研:粗研后或針對較小的缺陷,用較細的研磨砂或研磨膏進行手工或機械研磨,但要更換新的研磨胎具,中研后密封面基本達到平整光亮,用鉛筆法檢查達到嚴密貼合的要求。

4.1.5  細研:這是閥門研磨的較后一道工序,一般采用手工研磨。細研不需要研磨胎具,而是用本身的閥瓣對著閥座進行研磨,采用研磨膏稍加一點機油,輕輕來回研磨。一般順轉60100°左右,再反方向轉4090°左右,要經常進行檢查不可研磨時間過長。達到在密封面上出現一圈光亮的凡爾線,較后用機油研磨達到極高的光潔度。

4.2  填料部件修理

4.2.1  清理閥蓋及密封填料,除去自密封填料壓環(huán)內外壁銹垢,使壓環(huán)能順利套入閥蓋上部,便于壓緊密封填料。

4.2.2  清理填料室內盤根,檢查其內部填料擋圈是否完好,其內孔與閥桿間隙應符合要求,外圈與填料箱內壁無卡澀。

4.2.3  清理填料壓蓋與壓板的銹垢,表面應清潔、完好,壓蓋內孔與閥桿間隙應符合要求,外壁與填料室應無卡澀,否則應進行修理。

4.3  其它部件的修理

4.3.1  將鉸接螺栓松活,檢查絲扣部分應完好,螺母完整,用手可旋至螺栓根部,銷軸處轉動靈活。

4.3.2  清理閥桿表面銹垢,檢查有無彎曲,必要時校直。其梯形螺紋部分完好,無斷扣損傷,清理后涂鉛粉。

4.3.3  將密封環(huán)清理干凈,表面光滑。平面不能有毛刺卷邊。

4.3.4  框架及自密封螺栓螺母清理干凈,螺母完整轉動靈活,絲扣部分應涂以鉛粉。

4.3.5  清理閥桿螺母及內部軸承,將閥桿螺母及軸承、煤油進行清理。檢查軸承轉動是否靈活,有缺陷應處理或更換。

4.3.6  閥桿螺母,清理干凈,檢查內外絲扣是否完好,與外殼固定螺釘應牢固可靠。襯套磨損應符合要求否則應更換。

4.4  閥門檢修標準

4.4.1  閥桿表面凹坑深度不能超過0.3mm,閥桿彎曲度不超過1/1000總長,且不超過0.1mm,不圓度不超過0.05mm。

4.4.2  填料壓蓋與填料室內壁 間隙0.20.3mm,閥桿與壓  壓蓋間隙0.10.3mm

4.4.3  閥瓣與閥座結合面積超過2/3。

4.4.4  框架及自密封螺栓螺母清理干凈,螺母完整轉動靈活,絲扣部分涂以鉛粉。

4.4.5  清理閥桿螺母及內部軸承,將閥桿螺母及軸承、盤形彈簧用煤油進行清理。檢查軸承轉動靈活,盤形彈簧無裂紋。

4.4.6  閥桿螺母,清理干凈,檢查內外絲扣完好,與外殼固定螺釘應牢固可靠。

5  回裝

5.1  組裝前的檢查與準備:全面檢查各零部件,清理干凈并符合要求,螺栓能將螺母擰到底,并用黑鉛粉或二硫化鉬粉擦亮,按要求準備好填料和墊料。

5.2  按解體程序的反方向順序組裝。

5.2.1  把平面軸承涂上黃干油,連同螺絲套筒一起裝入閥蓋支架上的軸承座內。

5.2.2  把閥瓣裝在閥桿上,使其能自由轉動,但鎖緊螺母不可松動。

5.2.3  將閥桿穿入填料盒,再套上填料壓蓋旋入套筒中,至開足位置。 

5.2.4  將閥體清掃干凈,閥瓣和閥座擦拭干凈。

5.2.5  涂有涂料的墊片裝入閥體與閥蓋的法蘭之間,將閥蓋按拆裝記號正確地扣在閥體上,對稱旋緊聯(lián)接螺栓,并使法蘭四周間隙一致。

5.3  填料安裝

5.3.1  所用填料的規(guī)格、型號,應符合管道閥門介質壓力,溫度的要求。

5.3.2  填料接口角度為30°或45°角,每相鄰兩圈填料接口處應錯開90120°,填料放入填料室長短應適宜,不應有間隙或疊加現象。

5.3.3  鉸接螺栓擰緊后,壓板應保持平整,閥桿、壓蓋、填料室三者的間隙均勻,填料壓蓋壓入填料室應為其高度尺寸的1/3,且較小不小于3mm。鉸接螺栓,螺母配合靈活,無卡澀,螺紋部分無滑扣、斷扣現象,螺母手旋可至螺栓底部。

5.3.4  加好盤根后應手動旋轉閥桿,閥桿應操作零活,用力正常,無卡阻現象。

5.4  裝復閥門驅動裝置,連接部位頂絲應旋緊防脫,手動試驗閥門開關靈活。

5.5  閥門標牌完好,檢修記錄齊全,并經驗收合格。

6  試壓

6.1  國標閥門的試壓

a) 適用于設計壓力400Pa(絕壓)~32MPa(表壓)設計溫度-196850℃的石油化工通用閥門的檢驗工作。

b) 設計文件對閥門的檢驗另有要求時,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(zhí)行。

c) 強度試驗較低保壓時間不少于5分鐘。

d) 閥門密封液壓試驗保壓時間:

公稱通徑(mm

保壓時間(s

 

止回閥

其他閥門

DN50

60

15

DN65DN150

60

60

DN200DN300

60

120

6.2  美標閥門的試壓

a) 本規(guī)程適用于設計壓力PN330(2000Lb),公稱通徑1/228英寸的各種閥門。

b) 設計文件對閥門的檢驗另有要求時,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(zhí)行。

c) 閥門殼體壓力試驗的較小穩(wěn)壓時間:

閥門尺寸

持續(xù)時間(分鐘)

DN(毫米)

NPS(英寸)

15100

1/24

2

150250

610

5

300450

1218

15

500

500

30

d) 閥門密封試驗的較小穩(wěn)壓時間:

閥門尺寸

持續(xù)時間(分鐘)

DN(毫米)

NPS(英寸)

15100

1/24

2

150

6

5

7  閥門的保管與存放

7.1  檢修合格的閥門,根據規(guī)格、型號、材質分類擺放,不得混放。對擺放有特殊要求的閥門按要求采取措施。

7.2  閥門堆放處應保持干燥,通風良好,地面不得有積水。

7.3  閥門堆放應整齊有序,有防傾倒措施。

7.4  為防止閥門在貯存、運輸期間受到污染,檢修合格的閥門應加蓋封堵。

7.5  外露的閥桿、密封面涂油脂進行保護。

7.6  閥門的啟閉件和閥座密封面應涂工業(yè)用防銹油脂,但對塑料、橡膠密封面嚴禁涂防銹劑。

7.7  閥門在保管運輸過程中,不得以手輪作為起吊點,為防止對閥門的油漆破壞或不銹鋼閥門鐵素體污染,閥門的起吊索具使用吊裝帶。

7.8  檢修試驗合格的閥門,應將有關資料同時移交有關部門。

8  維護

8.1  日常運行中的維護

8.1.1  巡檢點內容

目測裝置閥門密封面有無滲漏、部件有無損壞,目測耳聽執(zhí)行機構有無漏氣、執(zhí)行機構有無漏氣。

8.1.2  巡檢點標準

目測裝置閥門密封面無滲漏、部件無損壞,目測耳聽執(zhí)行機構無漏氣、執(zhí)行機構無漏氣。

8.2  運行中的定期維護項目、周期及標準

定期維護項目

周期

標準

給油脂

3個月

涂抹在閥桿螺紋上和油杯加注適量潤滑油

8.3  閥門常見缺陷的處理

8.3.1  閥體泄漏的原因和消除方法

1)原因:制造時鑄造質量不合格,主要是鑄造應力過大,在熱應力的作用下產生和擴大裂紋,閥體有裂紋或砂眼在廠家未消除或者是閥體在補焊中產生應力裂紋。

2)消除方法:在漏點或應力比較集中的部位,在此處用砂輪磨光,露出金屬光澤,用4%硝酸溶液浸蝕,便可顯示出全部裂紋,然后鏟凈有裂紋和砂眼的金屬層,并開出焊接坡口,進行補焊。補焊后熱處理消除焊接應力。

8.3.2  閥門護口泄漏的原因和消除方法

1)原因:填料材質選錯或質量不合格、密封圈內徑過大或未裝、填料壓蓋未壓緊或因壓得過緊而把填料壓酥、填料壓蓋與閥桿或填料函的間隙過大、閥桿彎曲超過質量標準或閥桿缺陷較嚴重、填料加裝未按要求進行操作。

2)消除方法:按介質參數和填料函的間隙選擇填料,按加裝操作要求更換新填料,每一圈填料都要壓緊并留有熱緊余量,熱態(tài)時要熱緊幾次。填料壓蓋四周間隙要一致。閥蓋或填料壓蓋泄漏要及時擰緊,如仍然泄漏須冷態(tài)處理檢查閥桿有無貫穿性絲紋或其他缺陷,作出處理。

8.3.3  閥瓣與閥座密封面泄漏的原因和消除方法

1)閥門沒有關嚴或卡澀,應改進操作,重新開啟后再關閉。若為電動門,應檢查行程指示是否正確,如不正確,則應松開聯(lián)軸器,按照前面所講的閥芯的調整的方法對閥芯(或閱桿)進行重新調整,使其能關閉嚴密。如調整正確,但閥門仍然關不嚴密,就應考慮可能是閥線上有缺陷,這樣應在閥門停用后進行解體檢查和處理。

2)研磨質量差,應改進研磨方法,重新解體研磨。

3)閥瓣與閥桿間隙過大,造成閥瓣下垂或接觸不好,應重新調整瓣與閥桿間隙,或更換閥瓣和螺母。

4)密封面材質不良或被雜質卡住,應重新更換或堆焊研磨密封面,清除雜質。高低壓旁路閥減溫水調節(jié)閥,閥瓣與閥座密封面泄漏應閥瓣與閥座配對研磨,嚴重缺陷應線車削再研磨。

8.3.4  自密封泄漏

進一步擰緊吊緊螺絲,如已無余量則應在閥門停用后更換新的密封圈,并檢查自密封處是否有貫穿性絲紋或其他缺陷。

 

三、常見閥門的檢修

1  給水調節(jié)閥的檢修

1.1  結構圖

1.2  解體檢查

    在解體前做好安全工作:確認閥門內介質無壓,并冷卻到常溫;所有的線路已經切斷;到執(zhí)行機構的液動系統(tǒng)已經泄壓。按如下順序進行:

1)進一步檢查閥門內無壓介質,并冷卻到常溫;所有的線路已經切斷;到執(zhí)行機構的液動系統(tǒng)已經泄壓。

2)在軛架與閥體的連接法蘭處作上拆裝記號。

3)用葫蘆吊牢執(zhí)行機構。

4)拆卸執(zhí)行機構軸,活塞桿與閥芯(閥桿)之間的連軸節(jié)。

5)將軛架與閥體的螺栓拆下。

6)將執(zhí)行機構連同軛架小心吊起移開。

7)松開鎖緊螺釘,擰松法蘭螺帽。

8)松開并取下鎖緊螺釘、并緊螺絲、保持螺絲。

9)清理閥體、鎖緊螺釘、并緊螺絲、保持螺絲。并用二硫化鉬粉擦螺絲。

10)將保持螺絲連續(xù)旋擰兩次。

11)擰松鎖緊螺絲并退出兩圈。

12)運用并緊螺絲將自密封悶頭拉緊,直到填料壓圈與保持螺絲靠足。

13)重復11、12步驟直到自密封悶頭用手拉動。

14)小心把閥桿、閥芯拉出來。

15)檢查閥芯與閥座密封面,如損壞進行互研,損壞嚴重必須分別研磨。

16)清理所有零部件。

1.3  組裝

1)將填料和填料壓圈小心地裝入閥體。

2)將閥桿穿進自密封悶頭。

3)將自密封悶頭連同閥芯小心裝入閥體。

4)將保持螺絲和閥體螺紋擦涂黑鉛粉后,擰緊保持螺絲(填料壓圈必須頂住閥體肩階),并擰松1/8圈。

5)同樣將并緊螺絲、鎖緊螺絲和自密封悶頭螺絲孔的螺紋擦涂黑鉛粉后,擰緊。

6)將準備好的填料裝好(石墨石棉盤根) 。

7)按拆裝記號將帶軛架的執(zhí)行機構吊裝在閥體上。

8)將連接軛架與閥體的螺栓和閥體螺孔擦涂黑鉛粉后,擰緊。

1.4  閥芯的調整

a) 給水調節(jié)閥閥芯的調整

1)用閥門上的手輪操作執(zhí)行機構,使閥芯壓到閥座上;

2)向返回方向操作執(zhí)行機構使之達到“閥門開啟”的終端位置;

3)向“閥門關閉”方向操作執(zhí)行機構達到開啟時相同的行程;

4)將聯(lián)軸節(jié)裝上,注意上面的記號;

5)擰緊聯(lián)軸節(jié)螺栓(注意:當聯(lián)軸節(jié)螺栓尚未擰緊時切勿操作執(zhí)行結構,否則閥桿和聯(lián)軸節(jié)的螺紋會受到損壞);

6)移動標尺直到指針指到0位;

7)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“閥門開啟”的終端位置,同時檢查指針是否指在相應位置;

8)如果不是,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中間位置,同時將聯(lián)軸節(jié)螺栓松開;

9)通過轉動閥桿來調整誤差,再將聯(lián)軸節(jié)螺栓擰緊;

10)進行“開啟”和“關閉”操作,以檢查標尺上的指示與實際行程是否相符;

11)如有必要,按上述程序再進行調整。注意:切勿在閥芯與閥座接觸時轉動閥桿,這樣會損壞閥線;

12)擰緊聯(lián)軸節(jié)螺栓,但扭矩要適合。

b)高壓旁路閥芯的調整

1)高壓旁路閥帶卡口連接閥芯的調整液壓軟管接好后,手操伺服閥使活塞桿接近閥芯,裝上聯(lián)軸器。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“閥門關閉”的終端位置,檢查開度指針是否對準標尺的0位,如不到位則應調整標尺的位置。

2)高壓旁路閥帶螺紋連接閥芯的調整手操伺服閥使執(zhí)行機構將閥芯壓在閥座上,再將執(zhí)行機構往回操作到“閥門開啟”的終端位置,然后再操作到“閥門關閉”位置,裝復聯(lián)軸器,注意聯(lián)軸器兩片的記號應重合,較后擰緊聯(lián)軸器螺絲(注意:在聯(lián)軸器螺絲擰緊以前切勿操作執(zhí)行機構,否則會損壞閥芯和聯(lián)軸器的螺紋)

3)再移動標尺,直至指針指到“0”位。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“閥門開啟”終端位置,檢查指針是否指示閥門相應的位置。如果指針所示與閥門行程不相符,則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中間位置,擰松聯(lián)軸器螺絲,用轉動閥芯的辦法調整誤差,再擰緊聯(lián)軸器螺絲。再一次校驗“閥門開啟”和“閥門關閉”兩個位置是否與閥門實際行程相符,如不相符需再次進行調整。

c)低壓旁路閥閥芯的調整

1)執(zhí)行機構上的液壓軟管連接好后,用伺服閥操作執(zhí)行機構將閥芯壓到閥座上,再往回操作執(zhí)行機構到“閥門開啟”終端位置。

2)往“閥門關閉”方向操作執(zhí)行機構,達到與開始時相同的行程。

3)裝上聯(lián)軸器,注意兩面記號相吻合,擰緊聯(lián)軸器螺絲。

4)移動標尺,使指針指示在“0”位。

5)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“閥門開啟”終端位置,檢查行程指針是否指示正確。

6)如果指示不準,將執(zhí)行機構操作到中間位置,松開聯(lián)軸器螺釘進行調整,方法與上節(jié)相同,直至指針指示正確的行程,再按規(guī)定扭矩擰緊聯(lián)軸器螺釘。

2  氣動調節(jié)閥

2.1  結構如圖:由氣動執(zhí)行機構、閥體、閥蓋、閥芯、閥座等組成。

2.2  拆裝工藝

1) 將閥門開啟位置,即閥芯與閥座脫離接觸位置。

2) 卸下閥桿連接部件,拆開推桿與閥桿。

3) 去除膜室內信號壓力,拆下氣源管路。

4) 用勾板子旋松支架處的圓螺母,從閥上拆下執(zhí)行機構。

5) 卸下上閥蓋上的螺母,擰松壓板上螺母,拆下上閥蓋。

6) 清除填料,取出閥桿。

7) 取出閥芯,卸下上、下墊片,取出套筒,再取出纏繞墊片,拆卸分離型套筒,須用專用工具。

8) 回裝按解體順序反順序進行.

9) 調整閥門,作開關試驗。

2.3  質量標準

1) 各接合面無裂紋、沖刷、腐蝕、無徑向溝痕。

2) 閥桿無沖刷、腐蝕磨損、彎曲度<0.05mm,螺紋無毛刺。

3) 上下閥蓋、閥芯、閥座保持同心,閥蓋與閥桿配間隙0.300.35mm。

3  截止閥檢修工藝規(guī)程

3.1  檢修準備

3.1.1  確認該閥門已進行有效隔離,工作相關風險預控措施已落實。安全技術交底已完成。

3.1.2  工器具、量具、備件已準備好。

3.1.3  拆除保溫,清除雜物,檢查閥門外部閥體情況,閥體表面應無砂眼、無裂紋、無重皮、螺栓及零部件完好。

3.1.4  對閥門上需拆卸螺栓處用松動劑進行潤滑。

3.2  截止閥檢修步驟和工藝

3.2.1  閥門解體及檢查清理。

3.2.2  通知工藝人員將執(zhí)行器就地電源插頭拆除,并用防雨布包好。

3.2.3  拆卸閥箍法蘭與執(zhí)行器連接螺栓,將執(zhí)行器從閥桿適配器上拆下,放置合適位置防止淋雨或磕碰;松動閥桿上執(zhí)行器適配器的鎖緊螺母,將適配器從閥桿上拆下。

3.2.4  松動盤根壓蓋調節(jié)手柄,將盤根套筒旋至閥箍襯套的較高處。

3.2.5  將閥箍鎖緊螺釘從閥箍中完全旋出,用一塊金屬板插入閥箍開口處,旋入閥箍螺栓,將閥箍開口頂開約2mm。逆時針旋轉并拆下閥箍,注意保護閥蓋密封面,嚴禁劃傷。

3.2.6  將閥桿、閥芯連通閥蓋從閥體上拆下,閥桿從閥蓋中取出;用軟棒將閥蓋內舊填料拆除,注意保護填料室內壁,嚴禁劃傷;檢查閥座與閥芯、閥蓋與閥體密封面、盤根腔室底部密封面有無異物、裂紋、砂眼、麻點等并做好記錄。

3.2.7  檢查盤根套筒、閥箍套管螺紋、閥桿傳動銅套螺紋無損傷。

3.2.8  閥門密封面檢修

3.2.9  檢查檢修閥芯。如閥芯上有缺陷。

3.2.10  檢查檢修閥座。用根據該閥門閥芯尺寸加工的閥座研磨工具研磨閥座密封面,直至閥座密封面產生新的接觸面。

3.2.11  將閥芯與閥座適量對研至閥座、閥芯出現平滑封閉的接觸線,閥線寬度為1.6mm左右;禁止過度研磨,防止閥座與閥芯之間由線接觸變?yōu)橥耆娼佑|。

3.2.12  清理閥蓋與閥體密封面,并適當對研至出現一個平滑的加工面。

3.2.13  加裝填料,回裝閥門。

3.2.14  將閥蓋滑到閥桿上,并在閥蓋填料室內加入新盤根:上下為編織盤根。

3.2.15  將調節(jié)墊片重新放到閥蓋上,并將閥桿旋進閥箍至中間行程位置,注意將墊片放正。

3.2.16  在閥體、閥箍的螺紋上涂防咬合劑,將閥箍旋入閥體,注意保護閥芯及閥體密封面,嚴禁碰傷;在旋入過程中確保閥桿位于中間行程,檢查閥箍與閥體上的記號是否重合,如閥箍與閥體未到預緊力要求而閥箍已到閥體螺紋盡頭,則需在閥蓋上增加一個0.03〞厚的調節(jié)墊片,以保證閥箍對閥蓋的壓緊力;按拆卸前的原始方向重新加裝卡箍螺栓并鎖。

3.2.17  在閥桿上安裝執(zhí)行器適配器并鎖緊,將執(zhí)行器滑到閥桿適配器上,在螺栓涂防咬合劑后將執(zhí)行器與閥箍法蘭緊固。

3.2.18  在全行程范圍內動作閥門,緊固盤根壓蓋力;檢查盤根套筒、閥桿、填料室三者的配合間隙為0.150.3mm,閥桿與其他部件同軸線。

3.2.19  檢修結束,恢復保溫,清理現場。

3.3  截止閥檢修質量標準

3.3.1  閥體應無裂紋、砂眼、沖刷嚴重等缺陷。閥體出入口管道暢通,無雜物。閥體與閥蓋連接螺紋保持完好,能輕松旋至螺紋底部。

3.3.2  檢查閥桿彎曲度≤0.050.10mm,而且不超過閥桿總長的1/1000,閥桿表面腐蝕坑深度≤0.30mm橢圓度不應超過0.020.05mm,表面銹蝕,磨損深度不超過0.10.2mm,閥桿螺紋完好,與螺紋套筒配合靈活,不符合上述要求應進行更換.

3.3.3  閥瓣及閥座封面不得有可見麻點,溝槽,全圈光亮,表面粗糙度在0.01mm以下,其接觸面應為全圈口寬的三分之二以上。檢查檢修閥芯。如閥芯上有缺陷,用車床夾住閥芯外部,保證同心度在0.025mm以內, 加工面與中心軸線成29°±10〞的角度,用單點硬質合金刀頭,以3050英尺/分鐘圓周的速度加工,在形成新的加工面的前提下,切削量越少越好。

3.3.4  各螺栓、螺母、螺紋應完好,配合要適當。

3.3.5  閥桿與填料座圈間隙為0.10.2mm,填料壓蓋外壁與填料室間隙為0.20.3mm,較大不超過0.5mm。

3.3.6  閥桿螺母梯形螺紋應完好,磨損不應大于原齒厚的1/3,與外殼之固定螺釘應牢固,無固定螺釘的閥門應進行點焊固定.不得有松動現象.

3.3.7  裝入滾珠前應先在軌道槽內涂少許黃油。滾珠裝好后,應檢查其轉動是否靈活。

3.3.8  所用填料的規(guī)格、型號,應符合管道閥門介質壓力,溫度的要求。

3.3.9  填料接口角度為30°或45°角,每相鄰兩圈填料接口處應錯開90120°,填料放入填料室長短應適宜,不應有間隙或疊加現象。

3.3.10  鉸接螺栓擰緊后,壓板應保持平整,閥桿、壓蓋、填料室三者的間隙均勻,填料壓蓋壓入填料室應為其高度尺寸的1/3,且較小不小于3mm。鉸接螺栓,螺母配合靈活,無卡澀,螺紋部分無滑扣、斷扣現象,螺母手旋可至螺栓底部。

3.3.11  加好盤根后應手動